7月15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天桥区专场,围绕发布会主题介绍天桥区推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天桥区将加大科研投入,攻关核心技术,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推动“制造”向“智造”跃升。
济南市天桥区委副书记、区长胡民安介绍,2025年,全市“13+34”产业链体系全面深化,天桥区立足区域实际,聚焦“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新型建材”两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3+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未来产业为建设工业强区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天桥区将充分利用辖区丰富优质的科创资源,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
平台筑基,打造高能级转化枢纽。做强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等载体,统筹济大科技园、融通智能产业园等资源,搭建高层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5家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
领域突破,探索空天信息新路径。深入落实“数字济南”建设部署,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积极探索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在天桥的发展路径。重点依托中科卫星等企业,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商业化、民用化应用,加快谋划落地空天信息产业项目。
生态赋能,培育智造转型新范式。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完善创新机制,加大科研投入,攻关核心技术,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推动“制造”向“智造”跃升。
营商环境是建设工业强区的重要保障。天桥区将下更大力气优化服务、提升效能,全力营造“企业聚焦发展,政府全程护航”的浓厚氛围。
提升热度,助力企业扎根落地。充分发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业发展主阵地作用,加快建设贯月新质谷、检验检测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优化完善道路、水电、生活等各项配套,推动产城融合,为企业项目落地、增资扩产提供高品质发展空间。
拓展广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资金方面,落实好各级惠企政策,组织好“千企万户大走访”,让企业融资门槛更低、成本更优。人才方面,发挥丰富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势,精准匹配企业所需人才,切实解决用工难题。市场方面,支持企业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共享天桥发展机遇。
传递温度,推动服务便捷高效。持续深化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次办成”的融合服务模式,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在全区14个街道和新材料产业园区,配备营商环境服务专员,建立健全企业诉求“收集-解决-反馈”的闭环机制,精准高效为大家排忧解难。天桥区将用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最实的举措,与企业家携手共进,共赢未来。
总之,天桥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工业强市建设贡献天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