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CES展上,智能硬件产品以令人惊艳的方式纷纷亮相,为我们打开了未来智能科技的崭新篇章。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为这些产品注入新的活力,展现出无穷的应用潜力。如果说此前的AI技术更多限于底层软硬件的配合,那么如今围绕人形机器人的创新似乎已跃然纸上,彰显出对‘人工智能’这一关键概念的深入探讨。
从英伟达的演讲中我们获悉,未来机器人将迎来一个崭新的进化阶段,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正在快速崛起。号称“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即将到来”的黄仁勋,提出的14款人形机器人展示,将智能科技推向了新的高度。我们已经看到,AI技术的迭代不仅改变了机器人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更加速了机器人在实际环境中的落地。
马斯克在不久前的表态中,明确表示特斯拉的未来将寄托在其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上,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并在2026年目标翻十倍。除了这些人形机器人,市场上消费级智能机器人如陪伴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也在不断丰富,应用功能多样化似乎已成为新趋势。
今年初多个创新性AI陪伴机器人相继发布,推动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崛起。根据英伟达在CES展上的介绍,AI的进化路径已经从感知型AI逐步迈向生成式AI,再到具备基于能力的物理AI。这样的物理AI,意味着一切能够进行感知并执行操作的智能设备都可以被视作是机器人,而AI将赋能它们,释放其应用潜力。
以“通天晓”为例,这是一款基于高通SoC的端侧多模态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标志着物理AI在实际应用中的一步重要前进。高通的处理器为其各项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视觉感知,赋予这款机器人强大的智能和执行能力。
同样,银河通用的Galbot G1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中也展现了新的潜力,搭载了先进的抓取模型,预示着未来机器人将在各领域展开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更令人期待的是,它们的功能将不止于执行简单任务,而是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进行智能决策。
消费类机器人的发展同样迅速,产品在外观和功能上日趋多样化。大象机器人推出的陪伴类机器人,凭借其情感理解和自然交互,成为了市场的新宠;而TCL的智能家居陪伴机器人AiMe不仅提供情感陪伴,还有能力控制家居设备,真正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目光更远的未来,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家电及汽车等都可能在AI的加持之下,变得更具智能化,朝着物理AI的愿景迈进。结合智能终端设备及其处理能力,物理AI将不断创造自我适应和深度决策的能力,让它们在复杂的真实世界中游刃有余。
最后,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向前推进,物理AI将不仅限于某一特定形态,而是一种理念,它将引领着未来的智能设备每一个环节的升级和转型。这个跨越了虚拟和现实的边界的全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准备迎接科技革命带来的种种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