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將以65億美元價格收購一家人工智慧設備初創公司,並計劃推出人工智慧“伴侶”設備;機器人則成為亞馬遜、谷歌、Meta等國際網際網路巨頭共同的“心頭肉”……近期,國際網際網路巨頭動作頻頻,共同點之一是加碼智慧硬體。
“隨著AI大模型的快速發展,物理AI正在讓矽谷再次‘變硬’。”對於網際網路巨頭的新動向,有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新興技術和市場需求往往首先通過軟體實現和驗證,然後再應用到硬體産品中。經歷過“百模大戰”之後,AI大模型進入應用落地的加速期,正在消費端和工業端同步改變世界。
近日,OpenAI宣佈,將以近65億美元估值的全股票交易,收購前蘋果首席設計官喬納森艾維(Jony Ive)聯合創辦的一家人工智慧設備初創公司。這是OpenAI迄今為止開展的最大規模收購,也是其“AI硬體計劃”的開啟。
對於加碼智慧硬體,OpenAI CEO奧爾特曼表示,人工智慧在人類能力方面實現了巨大飛躍,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的計算形態來充分釋放其潛力。OpenAI將打造一款“消費硬體領域前所未有的高品質産品”。
事實上,包括OpenAI在內,國際網際網路巨頭都在通過收購、投資等多種方式,紛紛“變硬”。
比如在大熱的機器人領域,Meta在今年2月組建了機器人研發團隊;亞馬遜在今年5月宣佈“具備觸覺感知”的Vulcan機器人正式部署,該機器人融合了人工智慧與力反饋感測器,能實現亞馬遜倉庫中庫存補貨流程的自動化;OpenAI先後與Figure、X1等著名機器人初創公司合作,並在今年正式回歸了機器人賽道。除了持續加碼機器人賽道,谷歌從智慧手機到智慧家居,再到AR眼鏡等可穿戴設備,正在通過硬體強化其包括Google Assistant、AI服務、雲計算等在內的AI生態系統。
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2025 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表示,谷歌正處於向人工智慧平臺轉型的新階段,谷歌的研究成果正在為世界各地的個人、企業和社區帶來現實。現在,谷歌有超過30%的代碼由AI協助編寫,並推出了與Gemini配對的智慧眼鏡等,研究項目Project Astra致力於探索能夠理解周圍世界的通用AI 助手的未來能力。
國際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碼智慧硬體,反映出何種技術趨勢,背後又有著怎樣的邏輯?
“國際大公司的動作,往往就是産業和技術發展的風向標。隨著AI大模型的快速發展,物理AI正在讓矽谷再次‘變硬’。”對於網際網路巨頭的新動向,有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
小小的滑鼠和鍵盤,由於嵌入了AI大模型,就具備了語音識別、手勢識別等功能,功耗還更低,從而風靡辦公用品市場。
“受益於下游行業數字化和智慧化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公司在物聯網連接市場(智慧家居、ESL、辦公等)及音頻市場的主要客戶數量和新增客戶的出貨量,都有顯著提升;一些新開拓的垂直市場如智慧儲能BMS、智慧網關等也貢獻了新的銷售額增長。”近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泰淩微如此介紹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2.47%的原因。
AI大模型正在帶動傳統硬體走向智慧化,並加速AR眼鏡等新智慧硬體加速迭代。
“可以選擇風跟蹤人吹,風避人吹,還可以根據人的位置自動調節風力。”在5月22日的小米15週年戰略新品發佈會上,雷軍這樣介紹小米空調。空調智慧化的背後,正是毫米波雷達+AI大模型。
“未來,不做AI的晶片公司,是沒有前途的。”展望AI及半導體産業發展,芯原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戴偉民説。影智科技CEO唐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表示,AIGC對智慧家居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在AIGC的助推下,不光是所有産品,所有空間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泰淩微也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的銷售額來自物聯網領域。從無線連接和端側 AI 角度,更大的市場在智慧家居、智慧醫療、智慧倉儲物流、工業傳感等領域,這些領域市場空間遠大於消費電子領域,是未來的增長點和增長方向。
回溯到1956年,明斯基等在達特茅斯會議上首次提出“人工智慧”概念時,意圖是“讓機器替代人類的體力勞動”。現在,人工智慧已經演化到將人類從“資訊檢索和分析”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並正在向“人類夥伴”的方向演化。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
關於我們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